创元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国际资讯、商旅生涯、热点新闻、教育科研、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6-29 15:12:19
本周,银行间债市收益率呈现出震荡上探格局,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攀升至2.84%一线。
有业内人士提醒,当前市场情绪仍然偏弱,叠加未来几周为数据密集发布期,因此债市还将面临考验,“雾天开车,看短做短”的格局暂时难以被打破,不排除空头情绪脉冲式释放的可能。
偏空情绪发酵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整体上行。其中,SKY_3M大涨5BP至1.64%;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上探1BP至2.37%;SKY_10Y微升1BP至2.84%。
继前期收益率震荡下探之后,本周债市利率缘何掉头上攻?利率上下“折返跑”的原因为何?
首先,就基本面来看,7至8月相对确定的疫后恢复是影响市场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
“前期政策可能支持经济增长快速恢复至5%附近,疫情期间十分充裕的流动性可能也将逐渐回归常态,再叠加通胀预期的升温,利率面临阶段上行压力并不出人意料。”广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刘郁指出,“我们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限在2.85%至2.95%区间,中短端调整压力可能更大。”
其次,美欧货币政策的收紧也会对国内债市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
“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而我国货币政策仍处于宽松阶段,这导致中美国债利率持续倒挂,并促使外资进一步流出,这从5月境外机构的国内债券托管量降幅中可窥一斑。”一位机构交易员告诉记者。
再者,国内货币宽松预期的持续收敛也是不争的事实。今年4月以来的资金面宽松背后,是上海、北京等地的局部疫情暴发。随着疫情影响的退去,资金面或早或晚会回归常态。
“展望下半年,个人认为,降准、下调MLF利率的前提是经济保增长压力加大,以及海外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消退。”上述交易员说。
“近期疫情正处于扫尾阶段,若防疫政策阻碍生产问题有所缓解,可先观察经济自发修复的情况,能否回归潜在增速附近,以此决定下一步采取的政策力度。”在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看来,“通常需要二季度数据公布,财政政策子弹打出,若后期经济继续下行叠加就业压力,那么政策高层才可能达成新共识。”
不可否认,当前债市是空头市场,对利好信息钝化,对利空信息敏感。
不乏看多机构
事实上,年初以来长端利率的窄幅震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1月份利率下行;2月份到3月中旬,利率上行;3月中旬到4月中旬,利率下行;4月中旬到4月底,利率上行;5月份利率下行;6月份利率上行。
基于上述规律演变,对于后市表现,仍有不少机构持审慎乐观态度。
“一方面,重要会议之前央行可能很难超预期收紧货币,周一易纲行长关于‘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的讲话再次强化了这一点;另一方面,经济复苏小周期的背景是疫后复工,但理性的投资者无法得出复苏具有较强持续性的结论,因此对于经济复苏,至多只能边走边看。”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认为,“本轮债市调整已满一个月,导致本轮债市调整的直接原因是疫情拐点出现,叠加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预期持续上修,因此过去几个交易日利率加速上行,也多与这两个维度的预期被强化有关。但是于中期维度上,可以确定的是,清零政策需要坚持,疫后复工带来的复苏小周期持续性存疑,因此相关预期的上修存在‘天花板’。”
“经过一个月的调整,我们认为利率曲线5至10年部分已有安全边际,中长期限利率已经悉数回到年初时的水平。”覃汉补充表示,“即使经济处于复苏小周期,可投资者对于经济基本面中长期的看法一定是明显弱于年初时的。此外,管理层的表态,强调了货币政策总量层面还有宽松的空间,同时美国连续大幅加息的现状,也增强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自信。按照过往平均一个季度一次货币宽松政策落地的规律,接下来市场对于货币宽松又会有新的期待。”
操作分歧尤存
综上,回到债市的投资层面,“在长端利率已经跌出安全边际的情况下,无论是熊平还是牛平,做多长债的收益风险比都要好于3年以内的品种。”覃汉表示,“随着债市调整延续,面对2.85%至2.9%的10年期国债,我们的建议非常明确,即配置户和仓位轻的交易户可以分批进场做多长端利率债;产品户可以考虑将2至3年的子弹型持仓切换成1.5年以内和10年的哑铃型持仓。”
“展望7月,考虑到社融回升、经济修复等因素,我们认为,10年期国债利率还是会以震荡调整为主,但高度有限,毕竟资金面仍处高于合理充裕的状态(虽然1.3%、甚至1.4%的低点很难再见,7月的波动也会比6月略大,位置可能比二季度略高,但隔夜利率预估仍在1.6%以内),机构还有配置动能。”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并称。
也有部分看空后市的机构认为,在6月房地产销售面积已经出现边际回暖的背景下,利率债市场将进一步承压,利率债收益率或将持续上行。“房地产市场疲软是业界对未来经济判断较为谨慎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近期房地产销量数据回暖可能会边际修复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因此债市收益率可能存在继续上行的风险。”开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陈曦说,“我们维持目前是2022年内最后一次‘债市卖点’的判断不变。”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